首页 > 时评 > 正文

饲料价格涨涨涨 猪企“夹缝”生存

2022-03-07
中国商报(记者 马嘉)今年以来,生猪育肥饲料价格至少已上调三次。猪企经营状况不容乐观,既要面临较高的饲料成本,还要承受经营管理及生物安全带来的资金压力。不仅如此,规模上市猪企仍在产能上“加大马力”。对此,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对部分猪企来说,降成本已“步履维艰”,短期内恐难以摆脱亏损的局面。

经营承压亏损加剧

“当前饲料企业普涨生猪育肥饲料价格,今年至少进行了三次提价。”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李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,平均每吨涨幅在150-200元。

饲料价格推高养猪成本。“每天看饲料价格,已经成为令养殖企业头痛的事情。”河南某养殖企业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,玉米、豆粕的价格都很高,目前的价格都超过了2021年的均价,对企业来说,饲料成本能占到猪企养殖成本的六七成。

对猪企来说,饲料价格降温或还需等待一段时间。“玉米、豆粕的采购成本、生猪存栏水平的高低、肉蛋禽存栏水平及原料替代品性价比都影响饲料价格。”李明说:“饲料定价不仅要考虑如何控制原材料成本,还要考虑下游需求。在上下游的变化中,饲料企业也有淡旺季之分,通过旺季做销量,淡季做市场来平衡价格波动和经营风险,所以判断饲料价格何时转变至少要考虑到玉米、豆粕、生猪及肉蛋禽存栏在各自运行周期所处的水平。现阶段看,豆粕成本不会有太大的降幅,而且2021年能繁母猪数量依然处于正常保有量以上,短时间内生猪存栏带来的需求下降可能性很小,所以当前还不具备饲料价格下调的条件,随着养殖端在亏损期内的产能不断去化及国际形势的缓和,饲料价格可能也难维持高位。”

值得关注的是,饲料涨价的同时,养猪业的亏损也在加剧。根据上海钢联-我的农产品网数据,生猪自繁自养模式下每头亏损为422.2元,外购仔猪育肥模式下每头亏损为319.82元。李明坦言:“生猪自繁自养亏损要大于外购仔猪的亏损,而猪企的自繁自养占比程度较高,相对生猪育肥户来讲,猪企的亏损较大。”

降成本“步履维艰”

“养殖主体对于饲料成本的增加,只能通过其他方面的工作来稀释,企业一方面采取人员增效的措施,另一方面从降本入手,通过淘汰低产能母猪及原料的部分替代,并与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合作,多项并举来降低管理和销售费用。”李明说。

值得关注的是,面对当前的亏损形势,上市猪企仍未停下扩产脚步,选择“正面硬杠”成本压力。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、唐人神、新希望等头部猪企均上调了2022年生猪出栏量。

降成本大战愈演愈烈。预亏133.37亿元的温氏股份表示,其饲料原材料采购锁定中远期合约,提前锁定价格,预计2022年养猪综合成本(含淘汰母猪等其他盈亏)目标为8-8.5元/斤。

牧原股份也表示,公司持续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饲料原料采购成本,提升盈利能力。公司会根据粮食市场行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配方,推行低蛋白饲料配方,降低饲料成本;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行情等灵活调整饲料原料采购策略,同时借助远期合同等工具降低采购价格。

新希望相关负责人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,从供给端角度及生猪产能去化的程度看,还没到“猪周期”反转的时间点。2022年生猪价格总体还会处于低位。公司还是继续做好生产养殖各环节的基础工作,保持现有生产规模,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
猪企夹缝中生存

李明坦言:“当前饲料成本与生猪售价不匹配导致养殖端亏损,若成本继续增加,将会加剧养殖端亏损,从而带来更快更深的去产速度和程度。”

值得关注的是,目前,对猪企来说,逆势扩张的后遗症已不容忽视。为了回笼资金,预亏近200亿元的正邦科技一方面清退不经济的自建及租赁场,主动减少产能规模;另一方面也将旗下的饲料子公司“打包”出售。

“缺钱是当前猪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。”国内某上市猪企前高管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,企业的产能投资已经规划完成,“硬着头皮”也要完成。但是当前集团猪场的资金压力普遍较大,部分规模场仔猪采购计划基本暂停,仔猪销售困难,市场呈现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。

“总体来讲,当下猪企正在紧跟形势,盯紧政策,开源节流;并同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,合作共赢,坚决走代工线路,代工优先。”李明说。
打赏
0相关评论